简体中文
简体中文
繁体中文
当前位置:主页 > 特别报道 >

蔡居抽象画的中国元素和原始美

2019-05-29 11:42
来源:中国文化人物
语音阅读


美国亚洲艺术研究促进学会美术评论家瑞蒙娜·豪舍  
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/摄影报道



蔡居给参观展览的艺术家和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过程



《出污泥而不染》  布面油画  160×216cm  蔡居作品



《虚谷》  布面油画  160×188cm  蔡居作品



《蓝色六号》  布面油画 150×208cm  蔡居作品



《出水芙蓉》 布面油画 150×180cm  蔡居作品



抽象绘画国际金奖“波洛克艺术家”获得者、著名油画家蔡居为参观展览的艺术家和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




《爪哇女》  布面油画  65×75cm  蔡居作品



《海浪》  布面油画  60×82cm  蔡居作品



《天地人》  布面油画  120×190cm  蔡居作品



《女体》 布面油画 65×110cm  蔡居作品
 

       蔡居的画无论是纯抽象画或者直接联想着现实世界的半抽象画,都耐人解析琢磨。都可以如同读书似地用眼睛读释美的感情视象。
       他的画有着神秘的诱惑;它以轻快飞舞的笔触、微妙的色彩邀请你进入,又戏剧性的控制着激情的表达。以光、空间和运动组成不能够确切地辩认的,变幻交错即现即逝,迷宫似的脉络雾霭构成不属于任何现实世界的逻辑结构。唤起似曾相识的气氛,让你愿意追随在这全然陌生的国度里又难以深入它的核心。
       他画的《山水变奏系列》和《荷塘漫步系列》既不能够归纳为叙事性绘画,亦非物象绘画,系列的标题仅仅是似曾相识的气氛提示。同一个系列中既有纯粹由色彩和点、线、面构成的视觉形式。也有抽象形式中融合从具象抽离成线条、色彩构成的极其简洁的象征。它挣脱了抽象与具象间的形式藩篱,把内心的感受从客观物象中解放出来,一切为表达似曾相识的回忆,却又不停止在回忆和想象的意境中,成为一种过渡悬空的状态,作品不再是主观的显现,而又尚未成为客观之物;点、线、面和色彩等绘画元素如同音乐中的音符,用以创造了超于现实的非具象艺术,表达了生命更为自由地对美的追求。
       抽象艺术依靠内在的形态表述来满足艺术的追求,不涉及特定的具体的事物,它具有可感知的形式。它所要揭示的美的本质是同人的自由本质相联系的本质。用相对应的具体可感的形式表现人的内在精神﹑情感。它既是形式美,也是以人类的社会实践为基础,人的创造性的,自由的生命活动的形式。它不是脱离现实而独立的东西,而确实是人的“作品”,因而才会具有“人的意味”即英国美学家贝尔说的“有意味的形式”。
       蔡居的表现性抽象画最显著的特征是“中国元素”和“原始美”。
       中国元素既不仅仅在于他的绘画题材取自传统的中国画题材,山水、荷花和书法,也不仅仅是揉合了国画的笔墨、线条和气韵。更可贵的是他的作品中表现了他对中国艺术哲学的个性化理解。作品《春雨》、《残荷雨声》都巧妙地运用了印象派的色彩,但毫无疑问的是纯粹的中国式抒情,激情是含蓄收敛的,在春雨的喜悦中是淡淡的忧患意识,在残荷的萧瑟中有乐观的希盼,这样的中国式的意境就在难以琢磨的色调、云雾般的朦胧和既断又续的线条里表现出来。在他的纯抽象画《蓝色6号》《不太久》《宇宙之晨》表现了原始美的质朴,混沌和不可名状的崇高、雄伟。光线、虚空和永恒的运动是画作中的主题,它远离了现实世界的具象却亲近着大自然,也亲近着老庄哲学中把天地间无穷的虚空看着永恒运动着的气。虚与实、静与动有节奏的动力形式,把每个绘画元素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,也把画面和观众联系在一起。总的来说蔡居的作品形式灿烂丰富,内函深厚饱满,融合了中西视角的长处。
瑞蒙娜·豪舍  美术评论家
美国亚洲艺术研究促进学会
2006年4月20日于纽约


责任编辑:赵建华
分享到:
特别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