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
简体中文
繁体中文
当前位置:主页 > 特别报道 >

中外经济学家:中国消费需求不足存在六大根源

2010-04-13 12:06
来源:京华时报
语音阅读
   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和樊纲指出,中国目前大约有1.5亿农民工在城市工作,每年还有至少几百万农民工继续进入城市。在经济高速增长、人均GDP不断提高的情况下,劳动力市场的充分供给压制了工资水平的上升,也就导致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降,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,并压抑了大众消费的增长,导致最终消费增长滞后于GDP增长的情况。
    根据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收支调查数据,10%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率高达96%,而10%的最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只有63%。而收入差距扩大意味着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低收入居民,这会导致平均的居民储蓄率上升而消费率下降。
    根据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收支调查数据,10%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率高达96%,而10%的最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只有63%。而收入差距扩大意味着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低收入居民,这会导致平均的居民储蓄率上升而消费率下降。
    企业储蓄迅速上升,成为带动总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因素。中国目前缺乏一套合理的资源税体系和国有企业红利分配制度,诸如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等资源收益和国有企业利润可以由企业支配,从而使企业未分配利润越积越多,成为企业储蓄的重要来源。
    各级地方政府对扩大产出规模、加快经济增长有强烈的冲动,而在完善公共服务和实现充分就业方面激励不足,过多地鼓励资本密集的大项目投资和大中型企业发展,而对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发展缺乏重视,这使要素配置发生倾斜,企业规模和产业的资本密集度不断上升,因而减少了就业机会,扩大了收入差距,加速了消费率的下降。
    政府的公共资金和资源管理体系存在漏洞,制度规范不健全,透明度低,特别是对预算外资金的征收和使用更缺乏监督,导致了公共资金使用不当、流失和贪污腐败现象,严重恶化了收入分配格局。
分享到:
特别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