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
简体中文
繁体中文
当前位置:主页 > 特别报道 >

文史学者黄波:昏君可能更有益于百姓

2011-12-13 11:24
来源:金羊网
语音阅读
    中国历史上受人景仰的雄主几乎都堪称铁腕,这种铁腕于民众的意义却往往一言难尽。

   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吧,在他的辣手治国之下,其王朝当然是坚如磐石,可这对治下的百姓来说却未必都是福音。以江南为例,由于明初的歧视政策,江南经济和文化全面凋敝,直到明武宗时期,随着政治上的松动和经济上的发展,萧条已久的江浙地区才重新恢复了活力:吴中本来就是繁华之地;朱元璋建国后,“邑里萧然,生计鲜薄”;朱元璋后的正统、天顺两朝,略有恢复;而到了明武宗统治的正德年间,才“愈益繁盛”。作者还特别提到,随着经济的复兴,江南“人才辈出,尤为冠绝”。是的,人才无代无之,关键在于统治者采用什么样的政策。

    然而有意思的是,这个对一代雄主进行了“修正”的明武宗,却是历史上公认的“昏君”。明武宗此人,谈不上残暴,要害在荒嬉,其胡闹的程度,简直让人啼笑皆非。一个藩王造反,本来已被著名学者、政治家王守仁平息,藩王也被俘虏,武宗居然派亲信太监和王守仁商量,先把藩王放了,然后再由武宗亲自擒拿以显其赫赫武功,好歹在众臣的劝谏下,武宗才打消了这个荒唐的念头。

    偏偏是在这个昏君的治下,江南经济和文化,才又得到了恢复性发展。是武宗采取了什么特别得当的措施吗?并非如此。根本原因在于,明中叶以后,朱氏皇权的控制力已经无法恢复到他们的祖宗朱元璋的水平,所以,整个社会反倒能够迸发出洪武朝无法想象的活力。统治者控制力的削弱,对一个企图代代相传的专制王朝可能是个坏消息,但于激发民智和社会进步却是充分利好。其中透露的消息意味深长。

    明武宗对明太祖的“修正”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。朱元璋重视教育,国子监(今之国立大学)的学生饮食由朝廷免费提供,但他又强令学生对饭菜质量不得有任何不满的表示。这就很奇怪了,后来果然就闹出了乱子。国子监第一任祭酒(相当于今之大学校长)宋讷对学生单靠严厉立威,伙食很差,动不动就处罚,甚至出现学生饿死的惨状。

    一个叫赵麟的学生受不了虐待,在学校里贴出一张壁报抗议。按照校规,这是“毁辱师长罪”,应该打一百大板充军,但朱元璋听说此事后,却认为学生向师长抗议,此风不可长,竟法外用刑,把赵杀了,并且在学校前立了一根长竿,将赵麟的头挂起来吓唬其他学生!说来好笑,这个血淋淋的竿子一直竖在那儿,居然要等到明武宗出场,才被下令撤去。史籍上说,明武宗南巡,到了南京的国子监,看见这个竿子感到奇怪,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呢?教员回答是挂学生脑袋的,武宗大不以为然,说了一句很朴实的“名言”:学校岂是刑场!撤掉吧。从朱元璋竖竿子到明武宗撤竿子,这根血淋淋的竿子一共竖了126年。

    历代史家都在赞颂明太祖怒斥明武宗,但对于一个只希望过安稳日子的平民百姓来说,如果硬要他在所谓洪武“盛世”和正德“衰世”中选择其一,他的选择恐怕不会那么简单吧?
price of viagra
viagra order online
can i buy viagra online
generic viagra online
分享到:
特别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