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
简体中文
繁体中文
当前位置:主页 > 特别报道 >

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:公示为何阻止不了“烟草院士”

2011-12-19 10:54
来源:东方网
语音阅读
    “烟草院士”引发的争议远未结束。据《新京报》报道,中国控烟协会已向中国工程院递交信件,请该院重新评估关于“降焦减害”研究成果。甚至有专家在12月15日的座谈会上称,希望重新评估“烟草院士”谢剑平的院士资格。接受信件的中国工程院人士称,将会按程序提交建议书。不过,工程院有关人士认为,重评烟草院士资格“似乎不可能”。

    出现“烟草院士”,不少舆论将责任归于工程院,认为其责任有二,一是评审的学部不对,二是参与评审的院士没有相应的健康伦理道德。这有一定道理,但还需要思考的是,我国院士评审是有公示环节的,为什么在谢剑平被列为院士正式候选人(这是第三次)、通过第一轮进入第二轮之后,都没有相关领域的人士提出异议,却在“木已成舟”之后再提异议呢?前两次公示,不就白公示了吗?

    这其实是值得公众和专业人士反思的问题。为什么当初不把公示当回事?假如第一次列为正式候选人时,就像现在这样讨论,料想其很难顺利当选院士。假如当初舆论强烈质疑,假如工程院不接受,那么这就是工程院的全部责任,公众有理由要求重新评估其当选院士的合理性,并启动调查,诘问其不回应公众的理由。

    但这一系列“假如”似乎是对公众的过分要求,公众毕竟受专业和精力所限,不可能把院士评审盯得那么紧。鉴于院士评审的特殊问题,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在院士评审中,设置了两轮公示。客观而言,这一名单,在业内比较受关注,同行关心谁入选谁落选,而公众却不太关心,认为这是过程性结果,不是最终结果。这同时也是大众媒体的态度,通常情况下,在名单公示过程中,出不了什么“新闻”,进而,也难让公众关注这一事件。

    这次“烟草院士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,应该说是媒体报道的结果。这既体现了媒体参与学术监督的作用,也反映了“媒治”的弊端。媒体视新闻效应进行报道,那些被媒体认为没有多大价值的学术不端、学术腐败的事件,就可能躲过报道,也躲过调查、处理。近年来,一些学术事件,就因为“级别不够”(学校层次、当事人身份等)而引不起媒体的兴趣。进而,那种期待公众参与监督,促进学术评价更客观、公正的想法,也有些靠不住。

    笔者一直认为,学术评价不能是“司法评价”,也不能靠“媒体评价”,而必须是“学术自身评价”。在科技先进的国家和地区,类似学术机构的院士(或称协会会员)以及科学奖项(诸如诺贝尔奖)评审中,根本就没有公示环节,在结果公布之前,谁是被提名者,公众不知道。但这样的评审却基本保证了公正性,很少有激烈的争议,尤其在科技类奖项的评审中更是如此。之所以“秘密”的评审能有这样的效果,是因为坚持学术同行评价,行政和利益因素难以介入。

    对“烟草院士”的质疑被媒体报道,说明“公示”这一办法难以救济院士评审的公信力;而大家要求重新评审,其实否定了目前院士评审的基本程序设计——顺从舆论,则是学术评价在舆论评价面前低头。突破这一双重两难,根本上还是要形成院士评审回归学术声誉,而不是被各种利益绑架。
price of viagra
viagra order online
can i buy viagra online
generic viagra online
分享到:
特别报道